ARM

安謀如何成爲人工智慧投資熱潮中的意外贏家

這家由軟銀控股的英國晶片設計公司的股價在過去一年上漲了兩倍。但它的野心遠不止於此。

軟銀
安謀上市後手頭充裕 軟銀尋求投資OpenAI

旗下英國晶片設計公司成功上市後,軟銀創辦人孫正義對交易活動的熱情強勁反彈,正尋求在AI領域投資數百億美元,包括可能對OpenAI投資。

IPO
安謀IPO爲其顧問機構帶來8400萬美元佣金收入

根據FT的分析,安謀此次上市的非承銷成本爲華爾街5年來的最高水準。

IPO
強勁需求推動安謀IPO認購提前一天結束

知情人士表示,安謀的發行價可能接近每股47美元至51美元的初始區間的上端,甚至更高。

IPO
安謀上市目標估值高達520億美元

最新提交的檔案顯示,這家晶片設計公司將在上市交易中爲目前的所有者軟銀籌集49億美元的資金。

IPO
安謀IPO:美好願望可能遭遇骨感現實

桑希爾:考慮到地緣政治緊張,投資者對安謀的熱情可能遠不如這家英國晶片設計公司1998年首次上市時,其640億美元的目標估值尤其不切實際。

半導體
英科技大臣:英晶片行業無法「在南威爾斯復刻臺灣」

斯庫利表示,英國將專注於半導體設計,而不是補貼晶片製造。

輝達
安謀洽談引入輝達作爲IPO錨定投資者

知情人士表示,輝達希望的每股價格將使安謀的總估值達到350億至400億美元,而安謀希望估值接近800億美元。

安謀
安謀瞄準汽車市場以尋求發展

這家軟銀旗下的晶片設計企業正在汽車領域與英特爾和MIPS展開競爭,其汽車業務的收入在過去4年成長了4倍。

安謀
安謀與高通的法律糾紛凸顯二者之間的相互依賴

雙方爭論的關鍵在於,應該如何分享安謀技術的新市場帶來的收入。

軟銀
軟銀將與三星探討關於安謀的「戰略聯盟」

孫正義將於10月訪問首爾,探討三星與安謀之間的戰略合作。

安謀
安謀表示將利用IPO所籌資金展開擴張

儘管科技行業低迷,安謀執行長哈斯仍爲這家英國晶片設計公司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

安謀
英國政府考慮是否以國家安全爲由迫使安謀在英上市

該計劃在英國政府內部招致批評,也讓軟銀領導層的一些人感到惱火。

安謀
安謀科技舊掌門最後的抵抗

這場不同尋常的公司爭鬥在鬧了兩年後,似乎到了尾聲,但吳雄昂不願就此交出安謀控股中國合資公司的控制權。

晶片
安謀再度嘗試撤換在華合資企業CEO

正尋求爲成功公開上市掃清道路的這家英國晶片設計商,先前醞釀將其在安謀中國所持股份轉讓給軟銀,此舉促使中國官員介入。

安謀
安謀計劃轉讓中國業務股份以加速IPO

這家英國晶片設計公司計劃將中國業務股份轉讓給軟銀的一個特殊目的機構,以加快自己的在美上市步伐。

晶片
阿里巴巴發佈「先進」自研晶片

這款名爲「倚天710」的晶片採用了業界最先進的5奈米工藝,將部署在阿里巴巴數據中心自己的伺服器上。

晶片
應該讓ARM在倫敦上市以保護其獨立性

科斯塔:ARM是全球占主導地位的晶片設計公司,應該保護其獨立性,而不應讓它落入任何一家競爭對手的手中。

反壟斷
輝達收購安謀交易面臨歐盟反對

繼英國之後,歐盟相關部門官員也對該交易表達了擔憂,稱輝達所做讓步不足以減輕競爭對手可能受到的損害。

輝達
英監管機構:安謀交易引發「嚴重競爭擔憂」

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稱,美國晶片製造商輝達以540億美元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商安謀的交易可能「在多個市場扼殺創新」。

輝達
輝達請求中國監管機構批准其收購安謀

知情人士稱,輝達已向中國競爭監管機構提交申請,請求審覈其以400億美元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公司安謀的交易。

ARM
英國與歐盟將深入調查安謀收購案

輝達的競爭對手擔心,輝達收購安謀將對它們不利。這一交易在美國和中國也面臨審查。

ARM
安謀中國負責人獲利於投資客戶企業

正與安謀爭奪其合資公司安謀中國控制權的吳雄昂,被曝通過對安謀中國的客戶企業之一做出個人投資,獲利12億元人民幣。

ARM
安謀中國奪權戰威脅輝達收購

在輝達收購安謀的交易申請中國監管機構審批的關鍵時刻,安謀中國CEO吳雄昂控制的安謀中國近17%股份成爲癥結所在。

ARM
英國前商務大臣呼籲審查安謀易主

彼得•曼德爾森稱,在輝達和英特爾爭奪全球微晶片市場主導的競爭中,安謀會成爲附帶損傷,中國、英國和歐洲監管機構需對交易進行最嚴格審查。

ARM
安謀預期中國將從嚴審查輝達交易

中國晶片製造企業敦促政府調查輝達對安謀擬議中的收購,理由是該交易將讓輝達這家美國公司控制衆多關鍵技術。

晶片
輝達收購ARM或面臨中國監管審查

中國晶片行業敦促政府對這筆收購交易進行審查,律師表示,該交易要獲得中國反壟斷監管機構批准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晶片
ARM命運對英國未來至關重要

桑希爾:現實已經證明英國退歐鼓吹者的承諾不切實際。美國晶片製造商輝達談判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商ARM就是一個例證。

晶片
中國力爭實現晶片「自主可控」

美國對中興通訊和華為實施出口禁令,促使中國政府更加重視半導體供應的自給自足。但這將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華為
華為自主晶片「轉正」雄心受挫

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表示,爲遵守美國政府禁令,將停止向華為授權關鍵技術。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的晶片設計嚴重依賴ARM的技術。

軟銀
孫正義的祕密賭局:軟銀收購ARM的前前後後

這筆震驚業界的天價交易,經過兩週多的祕密談判,不僅訊息沒有提前走漏,最終也沒有受到英國政界的阻攔。

科技業
FT社評:英國不能靠出售來實現榮光

軟銀收購ARM是對英國經商環境投下的信任票。但英國若想實現經濟再平衡,就應再考慮一下是否應出售ARM這樣的戰略性企業。

科技業
軟銀將斥資243億英鎊收購ARM

英國ARM是晶片產業一個關鍵領域的領導者,過去一年英鎊相對日元下跌近30%令該公司成爲一個誘人的收購對象。

晶片
Lex專欄:告別「晶片先生」

晶片設計商Arm控股公司CEO伊斯特宣佈退休的時機有些出人意料:他只有51歲,但他的解釋有點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