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

追憶「經濟上行的美」,中年社會的最後倔強

徐瑾:經濟上行的美,對應的是中國市場經濟的重要階段;如今中國已是一個中年社會,中年人是經濟的主力,他們的中年危機如今正是面臨摺疊和擠壓。

我們的下一代會比千禧一代過的更好嗎?

伍治堅:每一個個體的命運,都和他出生及長大的時代緊密聯繫,個人的成功,有一部分取決於自身努力,但也有另一部分取決於他生於何時何處。

報復性消費,還是報復性存錢?

徐瑾:疫情之下,報復性消費曾被寄予振興經濟的厚望;如今報復性存錢的興起,年輕人消費有何變化?

汽車
中國車市:「90後」不迷信品牌

李一帆:「90後」漸成中國汽車消費主力。他們注重趣味、金融服務,但同時更熟悉汽車,並對品質要求更高。

數據:「90後」增強中國消費者信心水準

據FT投資參考的最新數據,8月份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創下歷年來的第二高,而推手正是「90後」的年輕消費者。

文化
不可阻擋的「彈幕」文化

張無忌:當五顏六色的彈幕佔領螢幕,電視劇播什麼已經不重要了,彈幕的幽默吐槽比電視劇更娛樂。這種來自二次元的幽默正走向主流,併成爲新商機。

爸媽,請別粉我微網誌

FT中文網實習生馮凌燕:二十齣頭的我們,大多希望能展現自己獨立的生活。而家長的「入侵」打破了這樣的幻想,其中的失落感不言自明。

80後
菜鳥學飛:臺灣的80後

讀者debby0915:我是臺灣的80後。同齡的朋友們都住在父母家,離鄉進城打拼的則完全存不到錢,結婚的絕對是雙薪家庭。我們好像陷在一個老鼠籠子裏瘋狂地原地賽跑。

如果我是90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70後遇到的「人才空窗期」不會重來了。90後的升職空間比20年前小了,得做好長期在初級崗位奮鬥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