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融券

中國存在做空機制嗎?

鄭志剛:也許允許融券只是使中國資本市場具備了做空機制這一重要的市場監督力量的「外形」,但由於若干原因,而缺乏其「實質」。

中國祭出的託市新招未能奏效

儘管中國證監會等部門連夜出臺多項舉措託市,但中國投資者對此卻並不買賬。週四,滬深兩市繼續大幅下跌,上證綜指收跌3.48%。

中國上證綜指大跌4.1%

上證綜指收跌4.1%至4308點,創下1月19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先前,中國證監會已針對股市風險數次發出警告。

中國影子金融風險猶存

在中國加強對影子銀行監管之際,影子銀行轉而以網路融資和融資融券等新面目出現,這類資產與GDP之比越來越大,其中風險令人擔心。

中國股市須警惕槓桿風險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蘇培科:機構投資者用融資買入金融類股,是本輪中國股市行情最大特徵。一旦金融股熄火,槓桿資金的快速抽逃和做空機制會讓A股面對急跌的風險。

轉融通將改變A股盈利模式

申銀萬國桂浩明:中國融資融券業務業已開展三年,受限制度設計並未真正體現做空功能。轉融通使得融券理論上不存在瓶頸,其發展將促成新的股市走勢和盈利模式。

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影響何在?

一種觀點認爲,能夠做空估值過高的股票,將抑制市場的投機熱情。但這不符合西方國家的長期歷史表現——它們雖然有成熟的賣空和股指期貨機制,卻仍然會出現泡沫和崩盤.

股指期貨懸念未解

FT中文網經濟評論員吳錚: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的交易方式,很多海外資本市場早已有之,在中國卻比白居易筆下的琵琶女更加神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