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災

投資
2015年股災的真實原因探究

王倩:中國股票市場的非理性因素是這場股災的根本原因;當時市場上的融資融券以及允許賣空的行爲加大了交易量,進一步加劇了股市下跌的幅度。

日元
日元空襲全球,股災走向何方?

陳稻田:三個重大的資產類別在」7/11「同一天出現趨勢的反轉,故事的起源則要從日元說起。日元在空襲了全球市場,但主要責任仍在美方。

「國家隊」首季出售280億美元中國股票

據稱2015年滬深股市崩盤期間買入中國企業股票的五隻基金已開始出售持股,但一些分析師淡化了大舉拋售預期。

港股
香港小盤股遭遇第二天「血洗」

被稱爲「謎之網路」的50隻港股中的40隻股票週三暴跌,使香港小盤股股災延續至第二天,而且波及面有所擴大。

中國證監會調查荷蘭高頻交易機構IMC

中國證監會正在調查去年夏季中國股市大跌時IMC在期貨市場的活動。這是出於相同原因遭調查的第二家西方機構。

錢軍:股災一年後,投資者信心仍未恢復

上海交大高級金融學院錢軍教授接受FT中文網專訪時說,A股目前最缺的,不是一個大牛市,而是更加規範化。

被股市暴跌延遲的監管改革

四個月前,當A股還在飆升之際,中國官員討論著取消IPO審批制等大膽改革舉措。隨著股市暴跌,如今的政策重點又回到了風險控制與穩定上。

股市
股災後應反思改進跌停板制度

FT中文網撰稿人何治國、王健、餘劍峯:中國股市暴跌因素之一是跌停板制度,市場流動性衰竭時反而放大了拋售壓力,這一缺陷在槓桿式交易的大環境下尤爲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