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

人工智慧股權投資進入冷靜期和深水區

劉星、李開帝:現階段人工智慧企業股權投資總體估值回落明顯。自2018年起,全球範圍內的股權投資紛紛進入估值修正期,人工智慧領域尤其突出。

華為
華為稱僱員通過虛擬受限股控制公司

華為表示,由工會持有公司多數股權僅是一種法律上的便利安排,該集團實際上受其僱員控制。

海航
海航再次減持德銀股份

海航在週末提交的申報檔案中透露,已將所持德銀股份削減近五分之一,至6.3%。這是這家資金緊張的中國集團最新的收縮舉措。

股權
雙層股權結構對治理標準形成挑戰

越來越多的企業採用雙層股權結構,「一股一票」的長期原則正在受到侵蝕,治理專家呼籲應防止治理標準弱化。

華爾街
「股權領口」:高風險的搖錢樹

「領口」作爲投資者從現有持股融資的手段長期存在,但近年它成爲積累某家公司股份的流行方法。吉利買下戴姆勒近10%股份就利用了這種工具。

海航
海航減持德銀股份

這家資金緊張的中資企業集團在德銀的投票權份額已從9.9%降至9.2%,同時爲籌集資金已經出借一部分德銀股票。

海航努力駕馭顛簸航程

海航通過舉債迅速擴張,但這種策略蘊含風險:當市場或政治環境變得不那麼有利時,危機就會突然爆發。

復星66億港元入股青島啤酒

這筆收購將使復星成爲青島啤酒第二大股東。每股27.22港元的交易價格相對於青島啤酒週一收盤價有32%的折讓。

騰訊
騰訊買下特斯拉5%股權

騰訊成爲馬斯克旗下電動汽車製造商的第五大股東,這是騰訊邁向全球互聯汽車市場的第一步,儘管雙方尚未同意分享技術。

澳新銀行出售上海農村商業銀行股權

這家銀行同意以13.2億美元將上海農村商業銀行20%股權出售給中國遠洋海運和上海中波企業管理發展公司。

房地產
萬科股權爭奪戰白熱化

萬科內部不和情緒失控。寶能想要召集一次股東大會,罷免王石和其他董事,同時表示反對深圳地鐵入股萬科的交易。

國美
Lex專欄:國美的內部交易

獄中的黃光裕通過向國美出售個人所有的藝偉公司,將獲國美多數控股權。國美將可增加門店數量和營收,但15億美元的收購價未免太高。商業模式相似,有什麼必要支付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