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監管

歐盟
歐盟尋求獲得懲罰科技巨擘的新權力

歐盟希望新的《數字服務法》將使其有能力在科技公司的地位危及消費者利益的情況下,迫使它們進行業務分拆或出售。

中國網路安全法:外企爲何抱有疑慮?

柯慕賢:中國政府或可釋放一些信號,表明在認真傾聽企業憂慮,表述更清晰的實施細則,也能帶來更多法律上的確定性。

網路時代的公地悲劇

加普:YouTube等社群媒體既開放又免費,讓各種創意得以迸發,但也爲色情作品和恐怖主義宣傳提供了平臺。

社群媒體的監管困境

陳歆磊、史穎波:社群媒體的監管說到底是內容管理,監管思路是法治和營運商自律,監管手段是賬號和內容。世界各國概莫如此。

網路
中國網路巨擘的麻煩

桑曉霓:騰訊因《王者榮耀》受到批評,百度也曾因魏則西事件廣受撻伐,越來越多的批評是否意味著政府打擊和監管收緊?

在華跨國企業準備迎接網路監管收緊局面

自今年6月以來,中國對網路加強了管控。觀察人士表示,進一步孤立中國的網路用戶,會妨礙中國實現成爲全球性技術強國的抱負。

FT社評:網路安全不應扼殺網路自由

中國政府應意識到,在中國在自己的國內市場對西方公司設置障礙之際,西方將很難對中國公司無限制地開放。

蘋果
蘋果中國應用商店下架VPN

蘋果表示:「中國工信部今年初宣佈,所有提供VPN的開發商必須從中國政府取得牌照。我們被要求從中國應用商店裏撤掉一些不符合新規的VPN應用。」

圖解騰訊股市波動

本週三騰訊收盤價小幅回升0.67%。但過去幾天的股價動盪,已經讓投資人捏了把冷汗。

科技公司不該留「後門」

哈佛大學齊特林:設計一套能讓政府攔截、但不會讓其他人窺探的通信系統極其困難。只要存在「後門」,就有可能導致敏感資訊落入不法分子之手,這比完全不加密更糟。

網路
中國網路「嚴打」難以奏效

FT亞洲版主編皮林:中國的網路扮演了社會不滿減壓閥和公共輿論晴雨表的角色,一旦完全切斷這種管道,社會壓力很可能會陡然增加。長遠而言,收緊網路言論也與放鬆其它管制的努力無法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