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轉型

2017:中國經濟維穩之年

中國經濟今年在各個方面的表現可能會與上一年度持平。政治維穩的需要也基本上杜絕了爆發金融危機的風險。

現在不是賣空中國的時候

渣打銀行集團CEO溫特斯:中國面臨艱鉅的短期挑戰,經濟中存在諸多風險,但這些風險是可控的,中國政府有能力、也有資源應對挑戰,實現經濟成長目標和經濟轉型。中國的經濟轉型不會一帆風順,但對那些願意長線投資的人來說,最終的回報仍然誘人。

從中國經濟與人口角度分析文革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從政治角度論述文革的著作已經汗牛充棟,但實際上,文革是計劃經濟加上中國傳統皇權文化結合必然導致的後果。

中國經濟靠服務業再續輝煌?

FT首席國際金融記者桑曉霓:儘管經濟增速放緩,但中國仍在以驚人的速度創造新的就業崗位,其中許多崗位都在服務業。此外,勞動者的收入也在提高,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可以更多地依賴國內消費,而不是繼續大興土木。

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尚未開始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中國需要審慎調整經濟結構,讓信貸助推的投資佔GDP的比重下降,消費佔GDP的比重上升。遺憾的是,中國急需的這種經濟結構轉型並沒有發生,或者至少可以說發生得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