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從中國經濟與人口角度分析文革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從政治角度論述文革的著作已經汗牛充棟,但實際上,文革是計劃經濟加上中國傳統皇權文化結合必然導致的後果。

中國不會回到文革,但會經歷漫長的轉型過程。

1966年,歷次的政治運動到這一年形成一個大浪。經過一系列鋪墊之後,5月16日,「中央文革小組」改組,江青任副組長,歷時十年的「文革」全面發動。8月,紅衛兵運動涉及全國。此後,開啓了一段不忍直視的歷史。

一.經濟與人口角度理解文革成因

您已閱讀3%(137字),剩餘97%(382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市場的邊界

葉檀,經濟領域的市場派,文化上的保守主義者。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從2000年左右走出書齋,到報社撰寫經濟類評論,迄今爲止已在報刊雜誌發表大量文章,偶爾在電視臺財經頻道客串點評經濟新聞,也出版過歷史方面的書籍。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