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十字會

亞馬遜
亞馬遜:新冠時期的「新紅十字會」?

亞馬遜目前正在極力保持物流正常運轉,爲居家隔離的人們供應衛生及生活必需品。但隨著員工頻頻染病,公司也面對重重挑戰。

網路公司能幫到紅會嗎——救災中的市場與專業性

劉遠舉:中國淘汰了市場,用了30年又請回來。這一次紅會沒用三十年,用了一週,又把市場請回來了。接下來哪些地方還應把市場請回來呢?

媒體札記:混戰壹基金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壹基金被質疑,讓很多視其爲官辦紅十字會對比標杆的人難以接受,大部分媒體表現也不夠積極,令挑起戰鬥的四月網怒不可遏。

媒體札記:「不賴郭美美」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就算是對遭遇口誅筆伐的紅會心懷同情者,現在也有些恨鐵不成鋼——鉅額善款挪用風波損害其公信力,其信任危機甚至波及捐款者。

紅會經濟學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對郭美美所造成的信用傷害,紅十字會表現出有違基本常識的大度;而對於那些從根本上呵護紅會信譽的做法,卻可以說是毫不領情。

媒體札記:七日祭•紅會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淒厲的警報聲五年後再一次響徹四川。在地震一週後,媒體開始轉向「探尋喧譁背後的真相」,但真相總被迷霧包裹,比如紅十字會和郭美美。

媒體札記:該拿郭美美怎麼辦?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在像蝴蝶翅膀一樣掀起慈善危機風暴、又通過郎鹹平訪談「股神」歸來之後,有關這個90後女孩的「第三季」幻化成了一場新聞業務爭論。

媒體札記:紅會故宮,難兄難弟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動車追尾議題急劇降溫,更多新聞人的精力轉向紅會與故宮的王牌組合。在「前動車」時段裏受盡嘲罵的難兄難弟「屋漏偏逢連夜雨」。

媒體札記:政令疲軟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中國官方處罰地方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責任人員的訊息,是市場化媒體今日頭條首選。同樣招致「政令疲軟」非議的,還有「三公」消費公開。

媒體札記:誰能罵娘?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所問的「領導可以罵娘,羣衆不能罵娘?」得到廣泛引用,河南南陽公安局對網上留言者的威脅性回覆則被樹爲反面典型。

媒體札記:美美的驚歎號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官方媒體還在繼續黨慶的主旋律,都市報和晚報則撲向社會新聞,尤其是郭美美事件。隨著「中紅博愛」成爲突破口,報導逼近真相核心。

媒體札記:「每逢大慶思民主」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明日「大慶」,媒體宣傳即將迎來巔峯。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葉小文稱,「共產黨最有資格談民主」,但這與其他人理解的民主可能不同。

媒體札記:「跳進黃河洗不清」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在全民質疑發酵一週後,紅十字會終於召開媒體通報會,但正如《環球時報》所形容的,輿論對紅十字的通報「一片拒絕接受之聲」。

媒體札記:郭美美之謎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郭美美事件引發的輿論堪稱罕見,紅十字會的聲明未能打消疑慮,網民嘲諷:「郭美美的事沒弄清楚,沒心情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