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輻射

機器人
讓機器人清理下一個切爾諾比利

電視劇《切爾諾比利》中,機器人在強輻射之下很快癱瘓,只能由人類執行清理核廢料的任務。如今,適合這種危險場合的機器人越來越多。

東京
東京外國居民大批移居

他們擔心核輻射,不知道該不該購買在地的食物、喝自來水。很多外國人舉家離開東京,前往新加坡和歐洲。

核汙染
東京市政府警告:自來水受到輻射汙染

東京都的淨水廠檢測到碘131,濃度爲每公斤210貝克勒爾,是日本爲嬰兒設定的安全飲用上限的兩倍以上,由此引發東京市民搶購瓶裝水,並使人們更加擔心福島核電站危機對日本食品供應的影響。

災難揭示日本國民性:最好的和最壞的

此次災難讓日本民族一些最惡劣和最優良的國民性同時展露無疑:領導人和核電機構過度自信,遇事慌亂,而失去至親與家園的普通民衆卻始終表現得剋制、自律。

搶購
中國爲何「無鹽以對」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石述思:在應戰核危機之前,一場鹽危機已迫在眉睫。斷鹽的威脅已經超過想像中的核輻射,搶購正是公衆焦慮感的一次集體釋放。

哄搶碘鹽的背後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陳杰人:是否需要瘋搶和囤積鹽?這一個依據常識和理性就可以做判斷的事情。但是,政府公信力的缺失,讓中國人的從衆心理發揮到了極致。

日本核洩漏威脅持續

在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一號反應堆發生爆炸後,三號核反應堆情況惡化,工程師不得不向其注入海水爲其降溫。政府表示,兩個反應堆的核心很可能都已熔燬。

日本核反應堆部分熔燬

日本首相菅直人週日稱,日本正面臨二戰之後「最嚴重的危機」。與此同時,因地震受損的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兩個反應堆很可能已經部分熔燬,三號反應堆可能發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