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

讓機器人清理下一個切爾諾比利

電視劇《切爾諾比利》中,機器人在強輻射之下很快癱瘓,只能由人類執行清理核廢料的任務。如今,適合這種危險場合的機器人越來越多。

HBO的影集《切爾諾比利》(Chernobyl)重演了當年蘇聯工程師試圖用機器人去清理這起核事故現場瓦礫的情景,那是一個令人痛心的場面。這些機器原本是爲了探月而研製的,從設計上確保能夠承受惡劣條件,卻仍然經受不住受損反應堆附近的強輻射。當局別無選擇,只能讓人類來做這項工作。

如今的核設施要安全多了,但並非毫無風險,比如英國核廢料處理場塞拉菲爾德(Sellafield)日益老化的結構;以及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Fukushima Daiichi),2011年的地震和海嘯讓該核電站遭遇堆芯熔燬。

不過與蘇聯的前輩們不同,如今的工程技術人員有了一支不斷壯大的、實用的機器人大軍。從核反應堆退役到災難恢復,它們都可以幫上忙,讓人類遠離危險。

您已閱讀13%(316字),剩餘87%(221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