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

盤點川普籌集的1億美元「戰備金」

前總統在期中選舉前爲共和黨帶來的現金比其他人都多,FT研究了這些資金的來源和可能的去向。

成爲投資高手,需要跨過幾層境界?

投資者的成長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成爲真正的投資高手,需要突破四重境界。

大股東增減持會如何影響股價?

大股東對公司股價有著巨大的影響,對於大股東增減持等行爲,市場將如何反應?

日系汽車銷量超過德系,美系品牌快速回升

過去的 10 月份或許將成爲日系品牌反超德系的一個轉折點,未來的差距有可能越來越大。

國家心智視角下中國企業全球化的兆機會

里斯諮詢最新發布《全球戰略定位報告:國家心智資源中的兆機會》,FT 研究院對里斯諮詢全球 CEO 張雲先生進行了報告內容相關的訪問。

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幅再創年內新高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繼續保持成長勢頭,增速較上月加快1.0個百分點。

乘用車銷量達年內高點,新能源汽車回暖

隨著政策落地和廠商發力,國內新能源車市有望迎來一次全面的成長期。

中國消費持續恢復,9月增速創新高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自8月實現首個正成長後,本月增幅再創年度新高。

【高階會員專享】2020年新冠疫情消費影響分析報告

基於對疫情帶來的長短期影響的關注,FT 研究院對於疫情前後個人收入變化及預期、消費支出變化及未來發展機遇三個方面的問題對讀者進行了調研訪問。

中國消費在8月份恢復到去年同期水準

消費在經歷了7個月的觸底反彈後,終於迎來2020年首個正成長月份。

8 月汽車銷量延續高成長,豪華品牌表現亮眼

對於品牌、產品和管道具備明顯優勢的豪華品牌,其市場佔比進一步的提升是可以預見的。

新政落地後,北京和深圳房價是如何演繹的?

2020 年二季度以來,北京和深圳都發布了影響房價走勢的重要政策。

美系傳統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還有機會嗎

對於美系品牌,在主要車型均已完成佈局的情況下,手中可出的牌似乎已經不多。還有沒有機會贏得更多消費者?

7 月汽車銷量實現高成長,期待自主品牌觸底反彈

隨著市場的復甦,自主品牌銷量也在恢復。

中國消費持續恢復,汽車消費成7月亮點

汽車及金銀珠寶消費終於在7月實現同比正成長

漸回常態的中國汽車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2020 年上半年銷量成長的廠家僅有三家。

從社消數據看中國消費的疫後恢復情況

在中國經濟已經重新啓動並修復數月後,不同消費品的恢復情況如何?

雙重衝擊下,悄然轉變的北京房市

2020 年上半年北京房市回顧

SUV 助力乘用車銷售在 5 月實現成長

繼上一月銷量恢復正成長後,SUV 銷量繼續突飛猛進,同比增速已經達到兩位數,月銷量逼近轎車。

4 月乘用車銷量繼續恢復,庫存壓力仍在

4 月,隨著疫情逐漸受到控制,以及各地方的促銷政策出臺,車市明顯回暖。但是,經銷商庫存係數仍高於警戒線。

3 月乘用車銷量回暖,但挑戰依然嚴峻

3 月的汽車銷量恢復在意料之中,但市場完全恢復仍需時間。

中國汽車市場主要品牌的競爭態勢

不利的市場環境加速了行業洗牌,一些品牌從中國市場淡出,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2 月產銷均受影響,乘用車產業面臨嚴峻挑戰

疫情對於產業鏈長、典型勞動密集型、市場化程度很高的汽車業是非常致命的打擊。

2020 年 1 月中國汽車銷量增速創新低

2020 年伊始,連續兩年銷量下滑的中國汽車市場艱難起步。

2019 年北京房市回顧與展望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 2019 年的北京房市,那就是「清冷」。在「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的指導下,北京房市波瀾不再。

2019 年中國汽車市場:市場與技術催化馬太效應

作爲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汽車行業的競爭雖然將愈加激烈和殘酷,但其吸引力也是無以倫比的。

AirPods Pro 主觀測評:真無線耳機的新標杆

蘋果「悄悄地」在耳機市場豎起了一個標杆。

乘用車市場延續前期走勢,車企需考慮抱團取暖

在行業銷量下行的背景下,部分車企不僅面臨銷量萎縮帶來的財務壓力,整個汽車行業面臨的技術壓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Apple Watch Series 5 主觀測評:它現在更像真正的「手錶」了

「你用這塊表,它肯定是有用的;但是,如果你不用,你也不會錯過什麼」

乘用車銷售未現「金九」,入門級車型銷量加速萎縮

2019 年 9 月的當月乘用車銷量爲 181 萬輛,環比成長較多,同比跌幅較上月有所收窄,爲 -6.6%。

2019 年白領人士職業教育培訓研究報告

「高階會員專享」2019年FT研究院針對職場白領接受付費教育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帶您瞭解不同人羣白領對不同課程的參與情況以及花費。

圖書薦讀:「湘西王」陳渠珍的《艽野塵夢》

「湘西王」陳渠珍記述其在 1909-1912 年間的隨川軍入藏並率隊經青海東歸的經歷。

商業圖書薦讀:丹尼爾·平克的《時機管理》

這本書堪稱時間管理的完整手冊,從規律到技巧,很有啓發和實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