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拐

尋找中國被拐賣的兒童

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背後,是大量農民工潮水般湧入城市,這爲人販子在半廢棄鄉村或城中村誘拐無人照看的幼童帶來機會。在今年的年度募捐活動中,英國《金融時報》與「停止人口販賣」組織合作,揭示中國被拐賣兒童和其家庭令人辛酸的悲慘遭遇。

「打拐」還須打買方

讀者15107017:所謂有需求才有市場,如果對買主進行重罰,主要是經濟上的,也包括一定的刑事手段,使他們不敢再買入人口,這纔是正本清源的根治之道。

兩會「打拐」提案追問

FT中文網公共政策評論員劉波:近年中國兩會上「打拐」提案頗多,但這些提案背後隱含的迷信刑罰威懾力的邏輯,有待商榷。減少拐賣婦女、兒童犯罪需要多管齊下,尤應更多發揮公民社會的作用。

別讓微網誌打拐變了味

讀者kyllos:微網誌打拐的本意無可厚非。但已有報紙在呼籲,在祖國大地上滅絕一切行乞行爲,或者呼籲支持警方強制盤問和收容乞丐,這就讓這一民間行動變了味。

微網誌
中國微網誌上的打拐潮

一場網路打拐活動正牽動著整個中國的神經——人們通過網路,追蹤被迫成爲乞丐的被拐賣兒童,幫助他們回家。這一活動似乎罕見地獲得了中國政府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