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準備金

降準之後的市場信號

樊磊:央行降準令市場頗爲意外,也引發了不同解讀。資本市場反饋如何?市場對於降息的預期也在持續升溫,貨幣政策將存在進一步寬鬆的可能。

中國央行本次降準的真實信號是什麼?

鍾正生、張璐:本次降準對市場而言可謂突如其來。在此之前,市場討論的一個焦點還在於,高通膨情況下,貨幣政策是否會跟隨美聯準而收緊。

降準之後,預見降息

胡月曉:降準不會對貨幣平穩局面產生影響,貨幣增速也不會持續提高。儘管短期的通膨壓力延緩了降息的出臺,但降息對中國經濟平穩運行的必要性,一直不能消除。

降準來了,寬鬆只是開始

徐瑾:下一步寬鬆會走到什麼程度?形勢惡化後,還有後手;債轉股只是看起來很美,中國債務或高槓杆問題,要害在於資產質量而不在於速度、總量。

中國降準能否引領G20?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中國央行有意引領G20協力刺激經濟,也是作爲東道主對G20聲明的回應;未來需放鬆財政政策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需其他主要國家也維持寬鬆政策。

新供給主義的三大穩成長主張

萬博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錢荒」以來的資本供給短缺及高昂融資成本,是本輪中國經濟持續下行的首要原因,未來應對在於降準減稅,啟用股市。

質疑中國央行透明度

財經媒體人由曦:中國央行此次擴大存準金繳納基數,據市場估算,效果或相當於三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但央行僅以通知下發商業銀行,透明度值得商榷。

中國收緊政策無阻銀行業績成長

從中國農業銀行第一季度的業績看,中國政府在過去數月放緩信貸成長、向家庭消費傾斜的努力並未取得多大成效。農行放貸成長5.2%,仍然嚴重偏向企業。

準備金率「提前」上調的信號

FT中文網經濟評論員吳錚:中國央行的動作之快,超出了多數人的預期。無論此次上調準備金率是「先手」還是「後手」,都突現了2010年中國貨幣政策的難題。

中國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意味著什麼?

澳新銀行中國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從中國央行近期上調央票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來看,中國實體經濟回覆的速度已經超預期,信貸需求也開始迅速,央行必須通過價格手段和行政手段對市場實現真正「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