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

奶粉
高盛:全球嬰兒配方奶粉市場面臨5年零成長

高盛預測未來5年中國嬰兒人口將以年均7%的速度下降,它對配方奶粉行業的展望已經轉爲負面。

乳製品
美國「奶粉荒」難以長期提振乳業公司

美國嬰兒配方奶粉嚴重短缺,迫使當局批准進口。但來自美國的需求不會持續太久,也不足以幫助生產商應對亞太地區的結構性供需失衡。

奶粉
美國將增加嬰兒配方奶粉進口以應對國內短缺

共和黨人先前連續數日批評拜登政府沒有采取足夠措施緩解供應短缺。此輪供應短缺是在大型配方奶粉製造商雅培2月關閉一家工廠後開始的。

奶粉
Lex專欄:中國嬰兒配方奶粉尚難與外國奶粉競爭

中國政府希望提高嬰兒奶粉的自給率,但中國父母仍難以信任本土奶粉生產商,另外還有假貨和產量侷限的問題。

乳粉
中國擬扶持國產配方乳粉企業

中國出臺《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方案》後,澳洲配方乳粉廠商a2股價下跌8.6%,Bellamy’s Australia股價下跌5.3%。

中國大幅削減配方奶粉品牌數量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註冊的配方奶粉產品數量減少1400個,意在提高國產大品牌的市場份額。

中國需求救活一家英國奶粉廠

肯德爾營養是險些關門的奶粉工廠,食品學家麥克馬洪收購它之後,獲得中國認證,中國現在佔其業務約三分之一。

奶粉
Lex專欄:投資中國乳品?

中國乳製品需求有望每年成長10%以上。從現在到2018年,人均牛奶消費量將接近翻番。如果中國乳製品行業能夠擺脫醜聞影響,值得投資者考慮。

達能
達能尋找立足中國「祕訣」

達能5月與蒙牛組建酸奶合資企業,之後又降低嬰幼兒配方奶粉價格。對中國政府的關切做出迅速反應,表明達能正認識到如何在中國取得成功。

外企遭遇「中國麻煩」

中國新領導層上任後,針對外國投資者的政府調查和官方媒體曝光,成了中國商界的家常便飯。儘管中國政府否認戴著反對外國人的有色眼鏡,但一些企業高階主管仍抱怨,外資集團在中國面對的審查正變得格外嚴厲。

奶粉
Lex專欄:「傷不起」的中國乳品市場

中國在全球嬰幼兒奶粉市場中佔三分之一份額,銷售額年增逾20%,幾乎兩倍於全球均值。但正如恆天然肉毒桿菌事件所揭示的,中國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極其敏感,市場佈滿風險。

反壟斷
中國反壟斷機制趨嚴

中國政府近期加強了反壟斷行動,但並沒有特別針對外國公司,而是讓更多本土公司捲入其中。很多跡象表明政府正試圖加強反壟斷法的執行。

Lex專欄:中國反壟斷法亮出利刃

中國監管機構對嬰兒奶粉市場和藥品市場展開調查,已給在華跨國企業帶來了降價壓力。更讓人擔憂的是,這些調查是否意味著中國將開始對外企啓動大規模反壟斷行動。

蒙牛
蒙牛收購雅士利以確保奶粉供應

這家中國乳品公司仍在努力擺脫2008年毒奶粉醜聞的影響。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年需求預計將在未來四年將翻番,達到全球銷量的一半。

奶粉
中國需求引發全球奶粉短缺恐慌?

中國對配方奶粉需求的激增讓世界各國的父母都感受到了影響。澳洲一家報紙曾刊出標題《中國人搶光了我們的嬰兒奶粉》;港澳政府甚至設立了熱線電話,以保障對當地居民的奶粉供給。

奶粉
中國市場爲全球奶粉企業帶來機遇

中國對外國產嬰兒奶粉的需求巨大,對市場供給造成壓力,給世界各地的配方奶粉生產商創造了巨大的商機。

奶粉
讓孩子喝上放心奶

FT駐上海記者華德米爾:中國人對國產乳品不放心,於是,從乳房按摩服務(刺激母乳分泌)到高薪「奶媽」,從出境搶購配方奶粉到親自飼養牲畜,各種對策應運而生。

奶粉
「奶粉戰」折射中國食品安全隱患

香港當局爲保護當地奶粉供應,針對大陸走私客出臺了嚴厲打擊政策。中國衛生部部長陳竺對此表示,導致偷帶嬰兒奶粉現象的食品安全問題,是「暫時的」。

雀巢
Lex專欄:嬰兒奶粉商機巨大

乍一看,雀巢收購輝瑞嬰兒營養品業務對賣方划算,但雀巢知道,該項業務85%的銷售面向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而新興市場在全球嬰兒食品市場佔近3/4的份額。

雀巢
從奶源入手

雀巢意識到,小型養牛場和食品安全風險結合在一起,絕對是一個有害的組合。爲此,該公司從20年前就著手在中國成立自己的牛奶供應鏈。

地震引發的日本奶粉短缺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賈愚:從148元到250元,短短3天時間,一桶日本奶粉的價格已經上漲近7成。這讓原本就緊張的進口奶粉市場供應鏈條更顯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