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記黃埔

李嘉誠
李嘉誠將出售旗下固網電訊業務

和記環球電訊被以145億港元售予私人股本公司I Squared Capital。和記電訊香港稱,將利用出售所得發展移動業務。

李嘉誠
跟隨李嘉誠投資西方?

亞洲理財客戶已經意識到美國、歐洲和澳洲這些發達市場所能提供的「機遇」。全球多元化投資已成趨勢,而不只出現在李嘉誠等少數幾個大亨身上。

和黃
和黃投資歐洲3G笑在最後

和黃最近將義大利移動業務與VimpelCom合併的240億美元交易是一個最新的跡象,表明一度危及李嘉誠名望的歐洲3G投資現在看起來像是一項精明的長期戰略,正在結出碩果。

Three
O2和Three的合併值得三思

英國《金融時報》福特:Three與O2合併將會產生英國最大的電信公司、節約大量成本。但以奧地利的經驗看,減少競爭會傷及消費者利益,應受到嚴格評估。

李嘉誠
投資者樂見李嘉誠企業重組

李嘉誠旗下企業的重組雖算不上是革命性的,但其清晰劃分業務和梳理所有權結構的想法在亞洲實屬罕見,此舉有助於釋放出困在混亂的交叉持股中的價值。

李嘉誠
李嘉誠爲何此時重組商業帝國?

分析人士的理由包括收購、接班計劃、爲股東釋放價值、逃離香港等等。但對重組後的李氏帝國將有更加明晰的業務劃分,股市投資者似乎投了贊成票。

Lex專欄:和記黃埔股價緣何走高?

和記黃埔股價自去年6月以來上漲37%,預期本益比上升14%,分析師也將其估值上調。市場看好該公司的原因是結構性的:即分拆一部分零售業務的可能性。

Lex專欄:和記黃埔如何打動投資者?

和記黃埔市場魔力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可歸咎於其業務複雜程度。但業務越複雜的公司,越需要簡單直接的投資故事。就此而言,和記不如出售一些業務。

香港
Lex專欄:香港港口罷工突顯成本壓力

世界第三大集裝箱港工人的罷工鬥爭已進入第四周,罷工者上週末在李嘉誠家門口舉行抗議,認爲他對此負有責任。

李嘉誠
分析:令人關注的李嘉誠接班方案

繼承問題是亞洲億萬富翁的禁忌話題,但即便在香港,時代也在變遷,自動讓長子繼承一切的做法難度更大了。香港富豪李嘉誠最近關於繼承問題的宣佈,便有助於打消各方對李氏家族企業接班問題的疑慮。

Lex專欄:和記黃埔競購Eircom

雖然對和黃來說,愛爾蘭只是一個小市場,但一旦競購Eircom成功,其愛爾蘭電信業務用戶量將迅速翻番。而在電信業,盈利的途徑往往是擴大規模、削減成本。

分析:和黃港口業務上市受熱捧

把賭注押在和記黃埔身上讓許多香港人賺的盆滿鉢滿。現在,李嘉誠向新加坡投資者提供同樣的機會。但是,和黃點到的每塊石頭都能變成金子。

Lex專欄:和記黃埔的一箭雙鵰

和記黃埔將旗下珠江三角洲港口資產剝離至一家企業信託公司並赴新加坡上市,不僅能夠提升其港口業務評級,還能緩解它現金方面的壓力。

投資者「垂涎」中藥市場

業內人士表示,與中國迅速壯大的西藥市場一樣,傳統中藥市場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成長,讓中國國內外的企業和投資者垂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