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企業

「房間裏的大象」:中國的國際傳播與合資車出口

關注中美關係的工程師白中石受訪表示,在國際傳播領域,「中國真實的樣子」是一頭典型的「房間裏的大象」。

高盛
高盛尋求在華合資證券公司全部股權

根據FT看到的一份內部備忘錄,這家美資銀行已簽署一項最終協議,並啓動監管程式,擬向其中國合資夥伴買下高盛高華全部剩餘股份。

福特在華合資企業銷量下滑54%

目前各汽車製造商紛紛感受到全球最大汽車市場業務下滑的影響。2018年中國汽車總銷量下降2.8%,至2800萬輛。

貿易戰將阻礙美資銀行在華擴張

隨著美中貿易戰升級,人們預感到,華爾街可能遭受池魚之殃——美國大型銀行在中國內地的擴張計劃將被打亂。

BMW
BMW擬與長城在華製造純電動Mini車

預計於本世紀20年代初上市的這款車型,將有別於BMW計劃從2019年起在英國牛津工廠使用德國電池總裝的純電動Mini車。

日產擬加大在華投資 以躋身中國汽車製造三強之列

這家日本汽車製造商及其中國合資夥伴計劃投資600億元人民幣,把合資企業東風汽車的銷量從2017年的150萬輛提高到2022年的260萬輛。

渣打醞釀組建更多航空金融合資企業

該行旗下航空金融公司Pembroke在四川、天津成立合資企業後,正考慮再成立一、兩家航空金融合資企業。

汽車業
跨國車企越來越離不開中國

貿易壁壘和不斷出臺的監管要求都未能阻止外國汽車製造商在中國賺取豐厚利潤,即便這些公司抱怨受到不公平對待。

英國石油16.8億美元出售在華合資企業股份

出售在上海賽科石化公司所持50%股份,是BP今年處置55億美元資產、繼續爲2010年漏油事故賠償的一部分。

中墨合資企業擬進軍拉美市場

江淮汽車與墨西哥富豪史林旗下公司將合資在墨西哥製造汽車。雙方將專注於拉美市場,規避川普「美國優先」政策。

金融業
滙豐中國業務能否異軍突起?

滙豐最近宣佈計劃與深圳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合作。該交易標誌着海外合作伙伴可首次尋求中外合資金融機構的多數股權。其它西方銀行對此頗爲關注。

中國合資企業的先驅

中國文革剛結束,還在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之前,奧地利商人克雷梅爾便與廣東省一個基層幹部羅仕能合作,成立了合資公司,成爲這個領域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