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產到戶

杜潤生
我們怎樣讀懂杜潤生?

中國經濟學家華生:紀念杜潤生的文字不少,但多少人能夠真正讀懂他和他的事業追求呢?杜老關於民主的思考,始於關於農村改革的爭論。

杜潤生
「中國農村改革之父」杜潤生生前訪談錄(下)

有「中國農村改革之父」之稱的杜潤生近期逝世,他對中國農村經濟以及土地政策影響甚深。如何評價他及那一代人,將是一個歷史課題;他認爲中國改革要過兩大關,一是市場關,一是民主關。

杜潤生
「中國農村改革之父」杜潤生生前訪談錄(上)

有「中國農村改革之父」之稱的杜潤生近期逝世,他對中國農村經濟以及土地政策影響甚深。他認爲中國改革要過兩大關,一是市場關,一是民主關。如何評價他及那一代人,將是一個歷史課題。

1962年包產到戶始末(下)

1962年,毛澤東親自部署農村調查,羅貞治等人發現農民包產到戶積極性高漲,調查組對此也大膽認同。他們回京後高層的態度又將如何呢?

1962年包產到戶始末(上)

1949年建國至1978年安徽小崗村之間,中國至少還有三次包產到戶,其中尤以1962年那次規模大。當年曾參與毛澤東部署的農村調查的羅貞治先生對FT中文網回憶了這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