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印象中,「包產到戶」起源於1978年安徽小崗村,這並不準確。其實,在六十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先前至少還有三次比較大規模的包產到戶,時間分別是1956年、1959年和1962年。
這「三起三落」中,尤以1962年那次包產到戶規模最大,影響最廣,在人們心中印象也最深。
1962年,毛澤東請祕書田家英帶領17位同志去農村實地調查,大家發現包產到戶在很多地方展開,至少有「十大優越性」。但之後因爲種種原因,毛澤東激烈抨擊「單幹風」,可謂兩條治國思路分歧的又一大標誌,直至十年「文革」。
您已閱讀4%(243字),剩餘96%(640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