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

人生
如果幸福不是終點,那我們真正渴望的是什麼?

伍治堅:你是誰並不決定你想要什麼,而你經歷了什麼、擁有多少、以及你每天心裏在想什麼,纔是真正塑造你偏好的核心因素。

巴菲特
再見,巴菲特

徐瑾:巴菲特的遺產是什麼?在一個變動的世界,我們還能從他身上學到什麼?巴菲特說美國資本主義是教堂加賭場,他本人既是教堂裏最虔誠的賭徒,也是賭場裏最成功的信徒。

「拿自己的未來發股」引發的思考:如何看待自己的過去?

凱莉:「利伯曼公司」的假定價值不僅來自利伯曼家四個兄弟姐妹當前創業項目的利潤,還來自他們未來30年將賺到的錢。

年齡
人生從40歲開始?只是不願承認衰老罷了

曼斯:40歲曾被認爲是一個里程碑,但隨著西方許多人的壽命延長、生育時間推遲,40歲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拍賣
拜訪傳奇拍賣師Simon de Pury:懷揣一份夢想是畢生所需

Luning Wang:這位蘇富比前歐洲區主席認爲,若具備在精神上永葆年輕的能力,就不會錯過人生中的很多精彩瞬間。

閱讀
和舊書斷捨離爲什麼這麼難?

巴吉尼:放棄囤書的執念,往往需要面對一些令人不適的真相,那就是承認我們想要變得更博學、更全面的願望並沒有實現。

人生
陪父親走到生命的終點

阿姆斯壯:死亡違背情感邏輯,是很難想像或者概念化的。目睹親人離世非常痛苦,但這體驗可能有助於理解死亡。

人生
平庸中蘊藏的力量

在新冠疫情衝擊下,很多人不得不開始從事他們不熟悉的工作、「被迫平庸」起來,但這或許會創造新的可能。

幸福感
當我即將迎來「幸福感最低的年齡」

格羅索:根據一項新研究,47.2歲是幸福感最低的年齡。我個人爲此感到擔憂,因爲我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來爲這個低谷做準備。

電影
被拍成電影的人生

倫敦金融城高階主管戴維•泰特是《Sulphur and White》中的主人公原型,幼時遭受的性侵和被拋棄對他的人生產生了深遠影響。

手機
放下手機,談談人生

如何真正讓科技爲我所用,而不是成爲社群媒體的奴隸,整天手機不離手?作家、企業高階主管和學者們各有各的高招。

人生
什麼是人生必須做的事?

答案是:沒有。我們短暫、稍縱即逝的一生的確需要好好利用。但這需要我們在時間的長廊裏細細品味人生旅程,而不只是沿途停靠儘可能多的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