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移

柬埔寨
柬埔寨作爲產業轉移承接地的地位是否生變?

王英良:柬埔寨面臨的選擇,並不取決於未來中美間如何爭鬥,而是自身是否能堅定地走出出口幻覺,構建本土產業鏈和國際競爭優勢價值。

越南
在滬跨國公司會轉投越南嗎?

王英良、符棋鋒:印度、越南、印尼、墨西哥都存在潛力承接中國特定的外資轉移。其中,越南又具備其他國家不具備的優勢。

越南
越南與印度都業已形成對中國的產業競爭

王英良:越南及印度產業的崛起給中國帶來了壓力。在全球產業轉移中,越南和印度這兩個「優先喫到螃蟹」的國家,已經充滿了抱負。

貿易戰
中國製造,無處可去

趙靈敏:離開中國纔會發現,世界上再也沒有這麼好的勞工羣體了。有了這些人的付出,纔有價廉物美的「中國製造」。

「北京的無奈」系列之五:「安靜」成爲北京城區的法定宿命

黎巖:減量與發展,看起來是完全矛盾的兩個詞,但它們就這樣被緊緊拴在一起,構成北京2030年之前的建設主調。

代工
PC廠商向中國內陸大舉遷移

由於勞動力和土地成本激增,加上中國現有出口製造中心勞動力短缺,世界上最大的PC廠商和多家爲其組裝的代工廠商開始向中國內陸地區遷移。

製造業
中國的新一輪勞動力轉移

電子製造商將工廠遷往中國內地,不僅可享受較低的勞動力成本,還有望在用地和稅收方面獲得更優惠待遇,內地勞動力也可實現當地就業,這是一個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