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地區

日本與菲律賓簽署防務協定

《互惠准入協定》使兩國武裝部隊能夠在對方國家進行訓練和演習。日菲簽署協定之前,美國與這兩個鐵桿亞洲盟友舉行了歷史性的三邊峯會。

詠竹坊
碧桂園海外霸業折㦸沉沙

曾經雄心壯志要在海外大展拳腳的碧桂園,因經濟問題及外地國家政策左搖右攞影響,將陸續退出海外項目。

拜登宣佈啓動「印太經濟框架」

這是拜登首次認真努力促進印太地區的經濟往來,並幫助其他國家抵禦中國的壓力,一些國家對該框架仍存疑慮。

電子產品製造商「再佈局」印度

爲與中國和越南競爭,莫迪政府推出製造業激勵計劃,吸引到富士康等尋求供應鏈多元化的電子產品製造商投資建廠,但專家警告該計劃或不可持續。

FDI
外資熱情迴歸中國

中國從疫情中的快速復甦,及新冠在世界其他地區造成的混亂,正促使大量資金流入中國。中國官員稱,中國成爲許多跨國投資的「避風港」。

「亞洲北約」能建成嗎?

鄧聿文:美國要想建成「亞洲北約」實際很難,除非在某種極端情況下,而這種極端情形在現實政治中基本可以排除。

日本
日本執政聯盟獲得參議院多數席位

投票結果鞏固了安倍的政壇地位。也表明,在日本與南韓陷入歷史爭端、與美國進行艱難貿易談判之際,反對黨很難發起挑戰。

中美競爭與新的「中間地帶」

張鋒:美國在本次亞洲安全峯會上闡述了印太戰略的最新進展,地區國家則流露出對中美競爭的焦慮感的急劇上升。

法國表示將參與在太平洋抗衡中國

繼英國承諾參與太平洋地區事務後,法國總統馬克宏在雪梨表示,法國希望加入印度洋-太平洋地區民主國家軸心。

FT社評:到了亞洲和平與穩定的危險時刻

一場危險的軍備競賽正在亞洲進行。下一任美國總統如何與美國在該地區的盟友打交道,將決定這場競賽的結果。

TPP夭折將使中國重推亞太自貿區

反對《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是川普的核心主張,他的當選使中國得以順理成章地推動建立亞太自由貿易區。

TPP
借TPP倒逼中國二次開放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對中國而言,真正的問題並非如何迎頭痛擊TPP,相反,TPP制度框架可起到珍貴的參照系作用。中國應拋棄冷戰思維,以此作爲再次改革的動力。

TPP
中國現階段缺席TPP更爲明智

FT中文網撰稿人趙雪:與潛在收益相比,現階段中國加入TPP會付出相當高的代價。而暫時缺席TPP,能夠促成區域內貿易協定和推動國內國企改革,長期利大於弊。

TPP
中國應申請加入TPP

FT亞洲版主編皮林:既然《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框架已經確定,各成員國應當兌現有關TPP並不禁止中國加入的承諾,而中國應該打出更漂亮的牌:它應該開啓入會談判,讓TPP成員國下不了臺。既然越南能夠加入TPP,爲什麼中國不能?

改變對華政策——我們是否在自尋敵人?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貝德:最近,美國一些外交政策專家認爲,美國現在應接受、甚至支持以對抗爲主、合作爲輔的中美關係,但若遵循這些專家的建議,我們終將招致衝突。

俄羅斯
俄APEC峯會背後的虛華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方亮:在剛剛於符拉迪沃斯託克落幕的APEC峯會上,俄羅斯向東發展戰略高調亮相,但要想真正融入亞太,已失去先機的俄羅斯恐怕需要重新定位。

亞洲投行業乍暖還寒

對開展亞洲業務的投行來說,過去的一年是糟糕的。今年第一季度市況出現好轉,但各家業績仍喜憂參半。亞太地區投行收入佔全球市場份額僅爲五分之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