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在日本舉行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被輿論廣泛看作針對中國的建立「亞洲北約」的嘗試。這個看法不能說完全不對,至少就美國而言,有這樣的打算。在「四方對話」結束後,美國國務卿龐畢歐在接受日本媒體專訪時表示,美國希望將美日印澳四國的合作制度化,將其進一步擴大到周邊其他國家,從而建立印太多邊安保框架,強化具有共同價值觀和戰略的國家間的凝聚力,建立對抗中國的「統一戰線」,也即「亞洲北約」。然而,美國的意圖現階段未必能夠得到其他三國的附和與贊同,雖然它們都有著共同的遏制中國的目的,此次對話會沒有發表共同聲明亦表明這點。
「四方安全對話」機制(QSD)是美日澳印四國建立的一個非正式戰略論壇。2007年由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議,當時是日美澳的三方對話,印度後來才被拉入。「三方戰略對話」初衷並非是要針對中國建立一個安全聯盟,而是要在全球落實反恐戰略,儘管日本和澳洲也希望美國維持對亞太地區的戰略承諾。13年來,QSD對話斷斷續續,期間澳洲在陸克文執政時還一度退出對話,印度加入時對針對中國也不感興趣,很長時間QSD基本處於癱瘓狀態,直至2017年12月復活,當年在東盟峯會後舉行了四國首腦的首次對話,針對中國的意味明顯強化,但用國際媒體的話說,除了制衡北京,也有約束華盛頓的用意,因爲美國的諸多盟友都不確定川普政府有多靠譜。
雖然四國在QSD的名義下也開展了一些軍事安全方面的合作,例如舉行「馬拉巴爾軍演」,但迄今仍是一個非正式和不定期的對話機制,離龐畢歐希望的制度化還有很長距離,至於把亞太周邊的國家拉進來,組成一個圍堵中國的包圍圈,現在還只是一個「良好」的願望和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