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締結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簡稱TPP)是幾年晦澀和神祕談判的結晶,參與者在談判期間都矢口否認TPP意在把中國擋在門外。該協定的倡導者響亮地抗議道,這不是「除中國外誰都可以加入的俱樂部」。也許太響亮了一些。
這種斷言讓人難以相信。TPP的倡導者在放鬆警惕的時候,往往從地緣政治(而非經濟學)的角度來談論這項新協定。從現實政治上說,TPP是對美國在軍事上重返亞洲戰略的經濟補充,是美國與亞洲盟友面對不斷崛起的中國更緊密團結起來的一種手段。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最近發表的一篇論文受到熱議,作者羅伯特•布萊克威爾(Robert Blackwill)和阿什利•特利斯(Ashley Tellis)寫道,TPP應當被視爲反制中國崛起的「大戰略」的一部分。通過與盟友簽署特惠貿易協定,華盛頓方面可能幫助阻止中國搭國際貿易體系的便車,反制他們所稱的北京的「地緣經濟實力」。即使在本週,殷切希望TPP爲自己的政治遺產增色的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也忍不住譏諷北京。「我們不能讓中國這樣的國家起草全球經濟規則,」美國總統表示。
既然各方已就TPP框架達成一致(即便尚未由各國立法機構批准),各成員國應當兌現有關這個俱樂部並不禁止中國加入的承諾。他們應該邀請北京方面成爲會員。中國則應該打出更漂亮的牌。它應該開啓入會談判,讓TPP成員國下不了臺。
您已閱讀38%(639字),剩餘62%(102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