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社會

四個現代化與更多現代化——新時代的反思

林原:除教育現代化、學術現代化、醫療衛生現代化外,四個現代化還沒有提到哪些方面?還應有商業現代化、財政現代化、金融現代化等。

1975年1月,周恩來在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在本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周恩來做這次《政府工作報告》,距今已整整50年。而四個現代化的提出,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時候。

先前的1963年1月,周恩來在上海講話中說:「我們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把我們祖國建設成爲一個社會主義強國,關鍵在於實現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周恩來在此處特別強調了科學技術的現代化。

更早的1959年末、1960年初,毛澤東就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原來要求是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科學文化現代化,現在要加上國防現代化。」(《毛澤東文集》)這裏提到的是「科學文化現代化」,後來被「科學技術現代化」取代。

您已閱讀19%(355字),剩餘81%(156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