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年間,車企Stellantis集團全球執行長唐唯實發表了不少關於中國汽車「威脅論」,而前一段時間,他的表態卻發生了180度的轉變,這生動地闡釋了「沒有永遠的敵人」這句真理。唐唯實曾在好幾個場合抨擊中歐貿易的不對等關稅,也曾稱若歐盟不採取行動,歐洲汽車和中國汽車之間將會是一場可怕的鬥爭,歐洲汽車工業將面臨與歐洲太陽能光伏板行業一樣的命運,云云。如他所願,今年10月初,歐委會正式宣佈對中國電動汽車進口啓動反補貼調查。
然而,10月26日,Stellantis和中國的零跑汽車宣佈建立夥伴關係,前者向後者投資15億歐元,收購20%的股權,併成立合資公司。而且,唐唯實對媒體公開批評歐盟反補貼調查,稱自己「喜歡競爭」,直言調查中國電動汽車進口是否獲益於政府補貼並不是解決全球貿易問題的最佳途徑。他向媒體分享了他選擇的「最佳途徑」,稱「中國的攻勢隨處可見,通過這次交易,我們可以獲益於它(中國的攻勢),而不是成爲它的受害者。」 通俗地講,就是避免正面廝殺,避其鋒芒。在接受我的採訪中,來自汽車研究機構Schmidt Automotive Research的汽車行業分析人士馬提亞斯•史密特(Matthias Schmidt)將這樣的合作策略總結爲,「如果不能打敗它,那就買下它。」 在他看來,Stellantis與零跑進行半收購式的合作,意在抵消來自零跑汽車們的威脅。
Stellantis不是唯一一家尋求和中國車企尋求合作的歐洲車企。今年7月,福斯汽車集團與小鵬汽車達成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前者向後者購買總值約7億美元4.99%的股權。同一時間段,奧迪和上汽簽署諒解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