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關係

抨擊中國對歐洲於事無補

霍林格:抨擊中國並不能改善歐洲的處境,現在的重點必須是創造條件,使歐洲企業戰勝自己當初幫助創造出來的競爭對手。

化工巨擘巴斯夫(BASF)執行長薄睦樂(Martin Brudermüller)上週回應外界對該集團計劃在華擴張、同時在低迷的歐洲縮減業務的批評,稱對中國的抨擊應該停止。

他表示,與其操心巴斯夫100億美元的在華投資,歐洲還不如審視一下自己的「不足和弱點」。

薄睦樂說的沒錯。他本週將率領貿易代表團隨同德國總理奧拉夫•蕭茲(Olaf Scholz)訪問中國。歐洲工業企業正在艱難應對一些非常強勁的逆風——不僅僅是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迫使大量能源密集型工廠停產的超高能源價格。

您已閱讀16%(239字),剩餘84%(124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