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家庭教育

寵物是最好的人性滿足方案嗎?

秦軒:寵物是人和自然共同合作了無數年共同創作的某種產品,它又比任何的人造物都更不「自然」。

那天打開大門,看見一隻1個多月的小奶貓側躺在土上,毛一縷一縷的翹著,身上爬滿螞蟻。7歲半的女兒反應比大人要快,當我感到不妙的時候,她已經蹲下去抓住了小貓的身體。小貓當然毫無反應,全身僵直,像一隻塑膠玩具任人擺弄。我趕緊告訴她小貓死了,又讓她去洗手。

小貓是幾天前跑到我們院子裏的,一共3隻,灰灰的,上面有黑色白色的條紋。朋友看過照片說這是很常見的狸花貓。有一隻大貓跟著他們,我們猜應該是貓的媽媽。3隻裏有一隻膽子大,第一眼見到我們就敢無畏地跑過來,即使被抱在手裏,也不會留下心理陰影。另外兩隻則會躲躲閃閃,小心地靠近,喫到東西,叼走,如此反覆。所以很自然地,勇敢的小貓最受青睞。

看到死貓,女兒難過,不一會兒叫了媽媽下來, 3人一起難過。我還好些,他們母女倆蹲在地上抱頭哭,搞得我有點懷疑自己的同情心是不是偏弱。大貓趴在旁邊,約三四米距離的陰影裏。那裏有施工後遺留的水罐子,常有野貓野狗出沒,估計也是這一家子的窩。

您已閱讀15%(405字),剩餘85%(233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