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之前的孩子,多數情況下都是乖巧的,就算有調皮的,一般而言也不會太出格。家長們一般會覺得,孩子各方面都與大人力量懸殊,無論如何,親子關係總還是在家長掌控之下的。可是到了十幾歲青春期來臨的時候,親子關係在不知不覺間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要麼親子之間衝突不斷,要麼爆發冷戰;就算關係尚好的,也會感覺彼此不像從前一樣親密。很多家長還覺得自己開始不那麼瞭解孩子了,有的甚至開始「懼怕」孩子,對孩子唯唯諾諾。當我的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時候,我也感受到了明顯的變化。身邊一些朋友抱怨自己的半大不大的孩子們時,彼此總是秒懂,會心一笑。孩子到了青春期,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
記得我上初中的時候,有一天放學回家,發現一個隔壁學校的朋友在我家門口等我。其實我們認識不久,連好朋友都算不上,我只知道他成績不好,還經常曠課。他來找我,令我十分驚訝。然而令我更加驚訝的,是他說出來的話。他說,他正在離家出走,因爲他不好好學習,被他爸爸暴打了一頓,遍體鱗傷。但是他沒有錢,所以他來找我借錢。我努力想勸他回家,可是他說,他的爸爸只會打他,往死裏打,他已經「沒有活路」了。他和所有認識的朋友都借了錢,但總共也沒有多少,可能都不夠他離開我們那個小城市的路費。
我曾經面對過兩起同學或者朋友離家出走的事件,這是其中一件。另一件發生在我初中同班的好朋友身上,我在班裏的兩個好朋友相約要離家出走,還邀請我一起。她們都對各自的家庭很不滿。這件事我成功地攔了下來。我們初中早上7點開始上早自習課,那天早上到了7點,看到她們兩個的座位空空,我便不管不顧地離開學校,衝進其中一位朋友的家中。朋友的爸爸那時還在酣睡,被我一陣亂喊,喊了起來,然後立即開車去了汽車站,找到她們,拉回家。我一直等在窗外,只聽到那位爸爸暴怒摔碎東西的聲音。後來她們告訴我說,其實她們站在車站前的空地上時就後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