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該不該和女兒談,我親臨戰場的感受?

秦軒:戰爭和教育相通的地方,或許在於,它們最不重要的就是知識。

這段時間,我的身心有一部分被戰爭裹挾了,時而興奮,時而沮喪,時而和意見不同的好友爭執。有時候女兒湊過來,問我影片裏是什麼。如果沒有出現過於暴力和殘酷的鏡頭,我就給她看,比如燒燬的坦克、飛彈的襲擊和戰俘。

我女兒今年7歲,她生長在物品豐盈、資訊爆炸的年代。與烏克蘭和阿富汗需要逃難的難民相比,她要幸運的多,但是未來呢?

當前這場戰爭是人類目前離第三次世界大戰最近的一次。世界大國悉數捲入,現行國際秩序的支柱正在崩塌,核汙染的風險在提高。我們的日常生活,必然會被這場戰爭和它的後續影響,只不過是早晚的問題。影響自然也不僅僅是油價漲了1、2塊錢那麼簡單。接下來,人們或許需要二三十年去消化這件事的後果。在這個意義上,基輔離我們的距離,遠遠比想像的要近。

您已閱讀7%(321字),剩餘93%(42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