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遠距辦公

Simon Kuper: my two decades as a working-from-home pioneer
在家辦公二十年

‘When I realised I could write my column from anywhere, I bought a flat in Paris. I suspect the FT didn’t even notice.’ Photography by Thomas Demand
庫柏:我工作三年就逃離了辦公室,而當我意識到我在哪裏都能寫專欄時,我在巴黎買了房,我猜FT在很多年裏都沒發現這一點。

This week 26 years ago, I started office life. Wearing a cheap suit and awkwardly knotted tie, I clicked through the security gate at One Southwark Bridge, London, the FT’s office from 1989 to 2019 — and a sick building if ever I saw one.

26年前的元旦那周,我開始了辦公室生活。我身穿廉價西裝,繫着難看的領帶,伴隨著咔噠一聲響,我穿過安全門,走進了倫敦南華克橋1號(One Southwark Bridge),那裏是英國《金融時報》1989年至2019年的辦公室——一幢罕有的令人不愉快的建築。

您已閱讀4%(366字),剩餘96%(981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西蒙•庫柏

西蒙•庫柏(Simon Kuper)1994年加入英國《金融時報》,在1998年離開FT之前,他撰寫一個每日更新的貨幣專欄。2002年,他作爲體育專欄作家重新加入FT,一直至今。如今,他爲FT週末版雜誌撰寫一個話題廣泛的專欄。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