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樂尚街

健康零食,喫前看一看

哪怕是標著無反式脂肪、無新增蔗糖、「不含麩質」、「不過敏」和「純素食」等標籤的所謂健康零食,認真閱讀配料表也是值得的。

在蒂娜•費(Tina Fey)製作的高中校園喜劇《賤女孩》(Mean Girls)中,反面人物雷吉娜•喬治(Regina George)被騙喫瑞典營養棒來減肥,因爲它們「會燃燒掉你所有的碳水化合物」。她花了一些時間才明白,她喫的所謂的健康零食有著相反的效果。

在2004年,這部影片走在了時代的前面,因爲現在人們對那些對身體有益的零食的慾望毫無止境。超市裏充斥著蛋白棒和水果棒、米餅和無麩質玉米片,很多由小品牌生產。一種水果棒承諾說:「沒有負罪感,而且美味可口」。另一種來自「健康零食領軍企業」Kind Snacks的商品說:「你可以看到配料名稱並且念出來。」瑪氏(Mars)持有Kind Snacks部分股權。

億滋(Mondelez)熱衷這種趨勢。這家糖果和零食公司分拆自卡夫食品(Kraft Foods),卡夫擁有吉百利(Cadbury)巧克力和奧利奧(Oreo)餅乾品牌。億滋最近表示,計劃成立和收購更多健康零食品牌,將目前對咖啡公司的100億美元投資中的一部分用於再投資。去年,億滋收購美國冷藏蛋白棒製造商Perfect Snacks。

您已閱讀25%(471字),剩餘75%(140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約翰•加普

約翰·加普(John Gapper)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產業評論員。他的專欄每週四會出現在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版。加普從1987年開始就在英國《金融時報》工作,報導勞資關係、銀行和媒體。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閃閃發亮的騙局》(All That Glitters),講的是霸菱銀行1995年倒閉的內幕。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