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已成爲世界各國政府的口號。它主要用於可能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壓垮的醫療體系和製造業供應鏈。但各界也呼籲企業融資應該採取新策略:企業比起股權融資更青睞債務融資,這使得經濟在陷入當下這場危機時,比原本應有的狀態更加脆弱。
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裏,債務引發不穩定性的能力被充分證明了兩次,2008年金融危機的根源在於債務過剩。催生那個危機時刻的是金融創新的破壞力,這種破壞力被銀行槓桿放大了。金融危機後,隨之而來的是長達10年的低成長,其部分原因是銀行和政府試圖修復其財務狀況。
雖然目前的危機不是債務引起的,但企業資產負債表喫緊加劇了封鎖的副作用。那些利用廉價貸款來提高槓杆水準、增加利潤的公司,如今在被迫封鎖期間艱難地支付利息。在繁榮時期幫助企業保持低成本的借貸,在蕭條時期則可能成爲企業沉重的負擔。
您已閱讀33%(368字),剩餘67%(7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