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型冠狀病毒

企業沉醉於債務如何破解?

阿姆斯壯:新冠疫情對高槓杆企業構成了特別大的經濟風險,它們只能繼續舉債以度過危機,但這會讓債務水準越來越危險。

荷馬•辛普森(Homer Simpson)曾提議爲「酒精,生活中所有問題的起因和解決方法」乾杯。對於全球各地「狂飲」債務的公司來說,他的話有一種濃濃的諷刺意味。新冠疫情對擁有高槓杆資產負債表的公司構成了特別大的經濟風險——現在許多企業都有著很高的槓桿率。然而,唯一可行的短期解決方案是借入更多資金,直到危機過去。結果是:當下一次危機來臨時,企業將會承受著更加危險的債務負擔。這個循環需要打破。

在美國,此次危機開始時,非金融企業債務約爲10兆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7%,這是前所未有的高比率。在正常情況下,這不成問題,因爲創紀錄的低利率讓企業更容易承擔債務。企業老闆們撬動槓桿,只不過是按照提供給他們的激勵行事。債務很便宜,而且可以抵扣稅款,所以借入更多債務可以增加收入。

但在危機中,無論其價格如何,債務都會變得具有「放射性」。隨著收入直線下降,利息支出顯得更加突出。債務到期成爲致命威脅。傳染性違約的可能性上升,系統也開始崩潰。

您已閱讀24%(421字),剩餘76%(13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