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南人,對江鮮有迷一樣的執著。單單是喫魚,就自動生成一個年度時間表:八月䰾魚、九月鯽魚、十月草魚等,對他們來說,似乎只有嚐了頭啖鮮,日子纔不枉過。尤其是快到大閘蟹時節,食客們早就按耐不住嚐鮮滋味的心了。
上海從來不缺頂級或是接地氣的江鮮料理餐廳,尤其是近幾年,人們對江鮮的偏愛,似乎是一年到頭都不停歇。得益於市場的活絡,本土食客、廚師、經營者,都正在追求極致,其中表現在:食客希望自己能挑戰自己挑剔的味蕾,廚師想爲食客創作出驚豔的料理,經營者期盼著成爲市場的常青樹。
在這樣良性的「生態環境」裏,餐廳的江鮮出品越發精彩,主要的特徵是:食客不再滿足於傳統的風味,相反正在尋找傳統之外的可能性;而廚師呢,即使是「原產地」大廚,也不只滿足於經典。換句話說,他們正不斷吸收相異的飲食,然後創作出更能發揮江鮮本味的方法。
您已閱讀24%(355字),剩餘76%(111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