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經濟

警惕低質量債務和影子銀行的威脅

2017年美國槓桿貸款總額成長近50%,至逾1.3兆美元,其中「低門檻」貸款的比重飆升至近50%,遠高於危機前水準。

對於金融監管部門來說,監管套利如今呈現出棘輪效應的可能性,肯定是其反覆出現的噩夢。隨著每場新危機促使他們重新調整監管體系,這些努力只會催生更多的監管套利行爲。

要記住,2008-09年金融危機背後有諸多推動因素,其中就包括銀行業「玩轉」巴塞爾資本充足率制度的衝動。

各銀行把住房貸款打包成債務抵押債券(CDO),然後將其移出資產負債表,以此節省資本並承擔更多風險。政策制定者試圖解決此類問題,但有時得到變態的結果。

您已閱讀14%(205字),剩餘86%(12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