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

提前察覺泡沫並非難事

FT專欄作家普倫德:有效市場理論者認爲泡沫並不存在,另一些人則認爲泡沫只能事後察覺。但今年中國A股和歐元區主權債券市場的兩場泡沫證明:泡沫是可以提前察覺的。

對於頑固守舊的有效市場理論者而言,泡沫並不存在。對於半開明的人來說,泡沫存在,但如美聯準(Fed)前主席艾倫•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上世紀90年代末的斷言,泡沫只有在成爲既成事實後纔會被察覺。他聲稱,想提前發覺泡沫,要求擁有超強的判斷力,在成千上萬擁有知識和資訊的投資者全都搞錯的時候,做出正確判斷。

由於很多人都提前發現網路泡沫並在2007年信貸危機前察覺了房地產泡沫,這種半開明的觀點似乎差不多和不折不扣的有效市場觀點一樣古怪。在2015年見證了兩場史上最易察覺的泡沫後,這種古怪進一步凸顯。

第一場泡沫,中國。在6月12日見頂前的12個月裏,上證綜指上漲超過130%。其間正值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預期下修、企業部門遭受擠壓之際。這部分是房地產以及一些產能過剩較爲普遍的行業過度投資的問題。

您已閱讀26%(360字),剩餘74%(100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