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如何真正保護投資者?

美國前財長鮑爾森:由於中國股市散戶衆多,股價暴跌影響了人們的儲蓄、收入和福祉。因此,中國政府保護投資者的本能可以理解,但只有建設一個現代化的資本市場,纔是保護投資者的最佳方式。

最近中國股市動盪讓一些人斷定,中國正處於一場重大金融和經濟危機的邊緣。這些不看好中國的人士堅稱,股價快速下跌是危機即將來臨的徵兆。

儘管中國經濟面臨重大挑戰和逆風不是什麼祕密,但這些卻與股市下跌沒什麼關係。相反,這些挑戰源於根本的結構性問題,包括中國資本市場尚未完成的改革。所有股市都會經歷牛熊週期的轉換。當資本市場發展不足時——現在中國就是如此——問題就會出現,因爲這些週期的波動被放大了。

中國在這個時候尤其脆弱,因爲儘管中國經濟已發展成熟,但其資本市場的發展沒有跟上。那些從思想上反對市場的人將會拿最近股市走勢來說事,聲稱爲防止市場動盪,北京方面應該放緩金融自由化步伐,乃至完全拋棄基於市場的改革。出現這種情況一點都不會令人感到意外。

您已閱讀25%(318字),剩餘75%(96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