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人才

中國國際人才競爭力正在取得新突破

王輝耀:《2017中國區域國際人才競爭力報告》藍皮書最近出爐,展示了中國區域國際人才競爭力發展情況和特點。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極大地調動了各個經濟體參與全球經濟發展的積極性,人才也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在世界範圍內流動併成爲衡量一個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爲反映中國區域國際人才競爭力的發展情況和特點,分析中國在提升國際人才競爭力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全球化智庫(CCG)、西南財經大學發展研究院組織編寫了《2017中國區域國際人才競爭力報告》藍皮書,以爲實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目標提供研究支撐。

當前,中國國際人才競爭力總體水準不高,得分第一的上海競爭力指數也僅剛過及格線,中國國際人才比例遠低於世界平均水準;在國際人才規模上,最後一名的山西與第一名的上海差距懸殊;當前來華留學生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馬太效應」影響明顯;廣東成爲引進外國專家最多的省份,並在國際人才創新方面表現最佳。與此同時,江蘇、廣東、上海等國際人才集聚區域的國際人才職業結構相對較好。在政策方面,北京和江蘇、浙江、上海、廣東、福建等東部沿海地區的國際人才政策創新正在形成追趕之勢,區域國際人才競爭正在取得新的發展和突破。

您已閱讀9%(455字),剩餘91%(447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智庫

現代社會中,有人將智庫稱爲與立法、行政、司法並立的第四大機構,可見其對社會決策的巨大效用。FT中文網與海內外一批著名智庫合作,精選其最新研究成果,爭取在第一時間內與讀者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