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軍事

數字時代,戰場無處不在

桑希爾:軍事實力快速地從可見範疇轉向不可見範疇,從硬體轉向軟體,這正合那些渴望顛覆西方軍事實力者的心意。

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 B-2「幽靈」是一種可怕的軍事裝備。這種隱形轟炸機能夠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飛行數千英里,向地球上幾乎任何一處目標投放一枚熱核炸彈。根據某一項政府估算,每架服役的B-2轟炸機的開發和部署花費了美國空軍21億美元。

顯然,沒有幾個國家擁有發明這種武器系統的財力或技術。能夠用上這種武器的場合也很少(但願如此)。因此,美國在其所謂的第一、二次抵消戰略中仍然占主導地位:也就是核武器和精確制導武器上的絕對優勢。但儘管這些技術對抵消競爭勢力的挑戰依然必不可少,但在我們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僅僅擁有這些技術已經不再足夠。

北約(Nato)國家的大部分軍費支出依然流向可以駕駛、航行或者飛行的天價金屬盒子。但是,就像當今數字世界的其他許多領域一樣,軍事實力正快速地從可見範疇轉向不可見範疇,從硬體轉向軟體,從原子轉向位元。這些轉變正在戲劇性改變關於動用武力的成本、可能性和脆弱程度的等式。

您已閱讀23%(414字),剩餘77%(135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