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強勢人民幣能持續多久?

劉利剛、餘向榮:人民幣兌美元年底前會在6.7至6.9區間內波動,11月中之前可能表現出較強動能和更多升值傾向。

年初以來數據表明,人民幣穩健的走勢大大超乎市場預期。川普新政面臨很多新的不確定因素,美元指數大跌,本週人民幣中間價低開90個基點,報6.7283元/美元,而週一即期市場收於6.7290元/美元,創去年10月中以來新高。今年前七個月,美元指數下跌了8.8%,而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指數從五月低點反彈了0.63%,總共只貶了2.2%。截至7月底,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了3.3%,與去年創紀錄6.5%的貶幅以及年初較爲濃烈的貶值預期形成鮮明對比。

那麼,人民幣後市如何?中國宏觀基本面是否已變得有利於人民幣幣值穩定?人民幣會還會面臨更大的升值壓力嗎?

經濟基本面可能變得更加有利於人民幣。上半年,中國GDP同比成長6.9%,形勢好於預期。同期,CPI上升1.4%、PPI成長6.6%,通貨膨脹風險依然較低。而且,去產能政策疊加週期改善使企業盈利強勢恢復,企業部門資產負債表得以修復。上半年22%的工業企業利率成長,是與2016年的8.5%和2015年的-2.3%截然不同的。雖然環比有所放緩,最新的PMI數據仍然顯示了較爲穩健的生產和需求動能。下半年,基建和製造業投資有望保持穩健。儘管近期銷售放緩引發諸多關注,但房地產投資有望繼續顯示它的韌勁。同時,我們預期消費仍將保持強勢。雖然中美貿易不確定性增加,我們在沒有貿易戰的基準情形下仍對總體貿易形勢保持樂觀——當然,進口可能更強一些,使得淨出口對GDP成長的直接貢獻仍然爲負。總體看,週期改善的速度可能放緩(尤其若以受基數效應影響的同比增速衡量),但是勢頭應不會改變。我們近期上調全年GDP增速預測至6.8%,相信中國今年有望在2010年以來連續六年下降之後迎來首次全年GDP增速上升。

您已閱讀36%(711字),剩餘64%(124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經濟觀察者

劉利剛,現任澳新銀行(ANZ)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主管大中華區宏觀經濟、匯率和策略研究。曾經任職於香港金管局、亞洲發展銀行學院、世界銀行和彼德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