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2017中國兩會

爲何12年義務教育應該緩行?

常紅曉:公衆呼籲12年制義務教育更多是希望增加學前或高中教育財政投入。解決此問題需靠民主財政和公衆參與。

3月12日,針對把高中和幼稚園納入義務教育等問題,中國教育部長陳寶生對記者說,義務教育是法定的,具有強制性。目前把幼稚園或高中納入義務教育,從強制的角度會帶來很多的問題;中國「現在還不具有這樣的社會基礎、社會共識」。這再次引發對九年制義務教育應否延長的討論。

這已不是該問題第一次引發公衆討論。多年來,每年「兩會」上都會有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提出類似建議,不少媒體也放大了這種聲音。這固然是中國人大代表擺脫外界「橡皮圖章」印象的積極信號,但類似公共政策問題的討論,質量是不高的,也缺乏現實可行性和專業研究支撐。

陳寶生在記者會上解釋稱,九年制義務教育在中國普及時間還不長,還是低水準的,質量也不夠高;現在打脫貧攻堅戰,中西部義務教育還不均衡,面臨很多問題。因此,義務教育向上、向下延伸,基礎還不牢靠。而從國際經驗看,在大多數國家,義務教育是九年制。他還指出,在教育方面,給家長更多選擇也很重要。

您已閱讀17%(394字),剩餘83%(19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