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教育

我在地方三本學院如何「做教育」?

陳振鐸:體制堅硬,時局艱難,我倒願意在夾縫中找機會。四年多的實驗,我在剛性教育體制和學生自由培養之間找到了平衡。

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入學考試成績剛公佈。對於我,一個大學青年教師而言,意味著又到了檢驗一年任務成果時。此時,2016年6月畢業的第一批學生舊景依然在目,從他們開始準備考研到塵埃落定的這一年,成績欣慰。要用正式點的話說,這是「XXXX專業自XX年成立以來,考研成績的歷史性突破。」

兩屆學生考研這個任務,無需探討。但這背後我和學生們——浙江某三本學院學生共同經歷的四年——從他們2012年入學,到部分參加了2015年研究生入學考試——背後是四年的本科教育探索。「青椒」(高校青年教師的簡稱——編注)在地方三本學院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如何用人文社科教育實驗直面這些問題?這成了我近年「做教育」的感受與經歷。

您已閱讀6%(299字),剩餘94%(439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邊城記

作者陳振鐸(Zhenduo CHEN),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社會學博士生,法國中歐城市學會召集人,主要研究領域爲中國新安江水庫移民、中歐穆斯林移民、城市街區。邊,邊城的邊、邊緣的邊、邊際的邊,專欄嘗試從「邊」的視野,在社會學和人類學研究內外,以日常生活的敘事與分析,觀察與記錄中國與歐洲社會。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