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年年期許,年年落空,所以今年有點思想矛盾,猶豫還要不要來,因爲似乎期許得越多,得到的越少。但期許還是要有的,不是期許別人,而是自己。與其期許別人,不如把我們自己的事做好。
國內自由派確實有不少問題沒有解決,導致自由派內部不團結,人爲削弱了自己的力量。相比之下,中國左派卻顯得很團結,同一撥人整天聚集在一起。自由派則天生的一盤散沙,甚至溫和派和激進派之間經常有一些摩擦,譬如去年柴靜影片就引發了自由派內部的對罵。我覺得,自由派自己可以在一些事情上做得更好一點,避免一些無謂的爭端和誤解,也減少一些授人以柄的口實。首先,不妨從自由主義的基本概念說起。自由主義究竟意味著什麼?自由派有沒有、有什麼價值觀、道德觀、國家觀?
前段時間在WeChat上,一些青年學者和律師反對「德治」這個概念。大概是一個中央檔案提到了德治,他們很反感。其實,「德治」這個概念雖然弄不好會出問題,但也不宜簡單反對,尤其不能給社會造成一個印象,好像自由派和法律人都是反德治的,也就是反道德的,都是「道德虛無主義」者。如果社會造成這種誤解,和自由派不謹慎的表達也有關係。不少法律人都鍾情於法治,卻敵視德治,認爲德治就是人治。事實上,德治和法治當然是完全可以相容的——不僅相容,而且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美國法律界極重視職業道德,對違反職業倫理的行爲採取「零容忍」,就是因爲沒有基本的德治,法治其實是不可能的。這也是爲什麼歷代法家運動均以失敗告終的根源,在此不贅述。
您已閱讀17%(610字),剩餘83%(30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