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養老金

養老金儲蓄中的行爲經濟學

FT專欄作家哈福德:基於行爲經濟學的自動參加機制改變了養老金繳款的默認做法,讓我們應該做的事情變得更加簡單易行,同時也尊重了我們的自主性。

「傻瓜是存在的。看看周圍吧。」拉里•薩默斯(Larry Summers)的一篇著名的經濟學論文是這麼開頭的——在成爲美國財政部長前,他是一名受到讚譽的學者。這句話可能是對努力嚴肅對待心理學的經濟學分支——行爲經濟學的最精簡表述了。

行爲經濟學的吸引力不僅在於它貼近現實,還因爲它比傳統的經濟學迷人得多。在理察•塞勒(Richard Thaler,《助推》(Nudge)合著者之一,新書《不當行爲》(Misbehaving)作者)等經濟學家,和諾貝兒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著有《思維,快慢有別》(Thinking, Fast and Slow))等心理學家的推動下,行爲經濟學不僅在書店裏的「智慧思考」分架上大獲成功,在學術界的影響力也日益增強。

要把心理學見解轉化成嚴格的學術模型可能十分困難,而要把它們變成好的政策就更難了。但行爲經濟學至少取得了一項巨大成功——在打造養老金計劃方面。在英國《金融時報》最近的一次活動上,塞勒教授盛讚這是該領域最大的成功,他的說法合情合理。

您已閱讀22%(452字),剩餘78%(15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臥底經濟學家

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是英國《金融時報》的經濟學專欄作家,他撰寫兩個欄目:《親愛的經濟學家》和 《臥底經濟學家》。他寫過一本暢銷書也叫做《臥底經濟學家》,這本書已經被翻譯爲16種語言,他現在正在寫這本書的續集。哈福德也是BBC的一檔節目《相信我,我是經濟學家》(Trust Me, I’m an Economist)的主持人。他同妻子及兩個孩子一起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