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環境汙染

中國環保產業的投資前景

信達證券環保行業分析師吳漪:《穹頂之下》與「兩會」讓環保成爲熱點題材。中國環保產業的短中期目標仍是三廢治理,廢氣廢水處理企業和環境監測企業前景看好。

這個春天並不寂靜,政界、學界、產業界、媒體乃至普通公民,都認真思索著、討論著中國的環保路線。

日前,知名主持人柴靜的空氣汙染髮布深度調查《穹頂之下》,引發巨大反響。該片發佈時點,正值中國「兩會」前夕,也恰是環保部長陳吉寧履新後一天。每年「兩會」上,霧霾治理總是提及頻度最高的熱點話題之一,今年也不例外。中國總理李克強在週四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度提出要將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新興的支柱產業。

環保成爲焦點有其必然性。作爲「十二五」期間國家重點發展的七大新興產業之首,環保行業在過去的三年裏處於政策和投資缺失的密集「補課」中。目前該行業已經到了一個更嚴峻的階段,其關鍵詞,按照陳部長的履新表態,就是「鐵腕執法」、「改革治汙機制」,但這必將觸動衆多利益集團的神經。

您已閱讀18%(327字),剩餘82%(144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