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國企改革

中國國企改革仍在迴避痛點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劉勝軍:儘管當前國企改革鑼鼓喧天,其實一片混沌。對國企改革的很多認知尚不如十五屆四中全會,一些實質問題仍被束之高閣。

18屆3中全會提出60條、336項改革,其中國企改革當屬社會關注度最高的領域之一。儘管18屆3中全會甫一閉幕,上海市就率先推出了地方版的國企改革方案,儘管中石化已經開展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試點,但截至目前國企改革依然顯得「方向不明決心大」,呈現出不少爭論與分歧。特別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推進過程中,偏離了問題導向,出現了「爲混合而混合」的趨勢。

釐清這些爭論,明晰改革方向,是推進國企改革的前提條件。中央顯然已經意識到了這些操作過程中的混沌,並在2014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推進國企改革要奔著問題去,以增強企業活力、提高效率爲中心,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

回到原點:國企爲什麼要改革

您已閱讀7%(327字),剩餘93%(451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