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國年度報告

反腐難治中國醫療體系痼疾

向醫生行賄,絕非中國醫療體系面臨的唯一問題。雖然中國政府希望通過控制藥價和改革醫療保險制度來改善醫療質量,並讓患者看得起病,但這些措施執行起來卻絕非易事。

在中國做生意變得有些更加不可預測。中國一家法院因英國製藥公司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簡稱GSK)涉嫌賄賂而開出鉅額罰單——這是中國有史以來對在華外企開出的最大規模的罰單——同時判處GSK中國區的英籍主管馬克銳(Mark Reilly)3年有期徒刑,緩期執行。

在今年9月份宣佈的一份判決中,GSK中國公司4位中國籍高階主管分別被判處兩到三年有期徒刑。製藥業分析師和內部人士表示,雖然他們也是緩期執行,但傳達的資訊是顯而易見的。在華外國製藥公司不能再默許(甚至鼓勵)那些爲了讓醫生和醫院購買它們的產品而行賄的銷售人員。

在2013年中國警方開始調查GSK之後不久,該公司不再在全球以及中國用個人銷售目標作爲計算獎金的基礎。其他在華運營的跨國製藥公司沒有那麼幹脆,但業內和法律人士表示,它們全都重新檢查了自己的合規程式,以確保沒有制定不切實際的銷售目標——那樣的目標只有通過支付「佣金」(國內的委婉說法)的方式才能實現。

您已閱讀21%(414字),剩餘79%(15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