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打擊腐敗和企業不良行爲的運動經常被指責專門針對外國人,而對國內違規行爲視若不見。
當北京市本週開出史上最高金額的汙染罰單時,被罰的是一家犯有「露天噴漆罪」的美國公司。一家外國企業(而不是環繞中國首都的衆多大量排放煙氣的燃煤電廠之一)以這種方式蒙羞,似乎說明了一種優先順序上的把握不當。
乍看之下,中國當局對葛蘭素史克(GSK)的指控似乎有相似的模式。警方調查是中國政府打擊不公平定價做法的整體行動的一部分。政府認爲,中國消費者爲產品和服務支付的價格往往遠高於合理水準,而製藥行業是這次調查的一個重點。沒錯,國內一些企業也被捲入這一調查。但迄今大多數令人矚目的目標都是外資企業。
您已閱讀26%(288字),剩餘74%(8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