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提•華德米爾文章檔案

FT大視野:中國的權錢較量

「郭廣昌事件」向民營企業傳遞了一個資訊:反腐沒有例外。在中國的權錢較量中,誰會佔上風毫無懸念,但對權力來說,這種「上風」可能得不償失。
2015年12月24日

中國醫療體系痼疾難除

面對醫療服務需求增加和人口老齡化前景,中國正在推行醫療改革,力圖解決醫療體系中的結構性弊病。中國去年重罰GSK給整個醫藥市場帶來寒意,在華外資藥商都紛紛收緊了合規流程,但腐敗仍是整個中國醫療系統的通病,這讓在中國的跨國藥企進退兩難。
2015年12月23日

上海對外籍人士仍有吸引力?

在上海生活感覺像是在中國生活,只是沒那麼像。儘管中國經濟成長放緩給全球股市帶來恐慌,但上海的吸引力依舊,只是所吸引的人不同了。
2015年12月16日

郭廣昌
郭廣昌消失事件的啓示

如果走正道的郭廣昌都能失聯,中國還有哪個商業大亨是安全的?我們會不會有一天讀到馬雲消失的新聞,甚至有可能登在他剛剛宣佈要收購的《南華早報》上?
2015年12月16日

中國很難再現「嬰兒潮」

中國政府可以通過法令實現很多目標,但很難讓人多生孩子。墮胎太多、性生活太少、精子太少——中國現代社會的種種現象對政府希望推動的「全面二孩」計劃沒有助益。很多夫婦不願生二孩,有的甚至一孩都不想生。
2015年11月27日

屠呦呦
中醫藥能幫助中國提振經濟嗎?

中國政府已將中醫藥定爲創新驅動型經濟成長模式支柱之一,中國科學家也在測試其科學依據,使之更容易商業化。但中醫藥商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15年11月12日

手機支付走進中國菜市場

FT駐華記者華德米爾:中國消費者可以用手機購買幾乎任何東西並付款,比如喫飯、打車,甚至看病。這種線上和線下的結合很快還將走進菜市場。
2015年11月12日

江蘇如東:老齡化危機的預演?

一胎化政策給中國社會造成了長遠影響,也帶來了當初決策者始料未及的後果,包括提前進入老齡化社會。江蘇省如東縣的現狀恰如「樣板間」,提前展示了中國老齡化社會的未來。
2015年11月27日

中國宣佈普遍二孩政策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中國所有夫婦均可生育兩個子女。這個決定是一大讓步,將受到中國很多普通人的歡迎。但人口專家稱,這一改變不太可能對人口規模有很大影響,因爲之前的「單獨二胎」政策並未帶來生育高峯。
2015年10月30日

百勝
百勝中國業務將分拆上市

2015年10月20日

中國難忘「百年屈辱」

FT駐上海記者華德米爾:中國對西方的一些怨恨並非毫無理由,上海歷史上的「英國在華及在日最高法院」就是原因之一。英國法官曾在這裏做出一些最令中國人感到屈辱的判決。
2015年10月15日

見證中國鉅變的父女

吳建飛和吳佳瑤這一對父女的生活,就像是中國經濟變遷的序幕和尾聲。他們兩人分別以自己的方式,成爲建設中國經濟奇蹟的農民工大軍的步兵。
2015年10月7日

中國「花椒啤酒型」民族主義

FT駐上海記者華德米爾:中國各地正興起迎合中國人味蕾的食品、飲料甚至咖啡熱賣。我敢打賭,這種民族主義將推動中國內地經濟過渡到成長「新常態」。
2015年9月23日

不知風險來臨的中國中產階級

FT駐華記者華德米爾:股災影響了部分人的購買力,但上海郊區的露營車營地依舊火爆,也無人看衰露營車市場。似乎沒有人在意近在眼前的經濟崩潰風險。
2015年9月2日

製造業
中國官方PMI數據壓低全球股市

中國官方採購經理人指數自2月以來首次跌破榮枯線,數據發佈後,全球股市普遍下跌,大宗商品也受到影響。美國波士頓聯儲行長警告,美國經濟成長可能因此遭受打擊。
2015年9月1日

中國再現電視認罪 記者承認報導「造成市場恐慌」

《財經》雜誌記者王曉璐現身央視,承認自己引起了股市的「混亂和恐慌」。分析人士認爲,這比以往記者因涉嫌洩露國家機密被拘留更令人擔憂。
2015年9月1日

在中國「瘦身」的奧利奧

FT記者華德米爾:數據表明,在慶祝100週年的聲光魅影以後,奧利奧餅乾的中國市場份額縮小了三分之一,從2012年的近9%下降至現在的6%。
2015年8月23日